沂蒙彩印花布,色彩古樸而濃艷,質樸豪邁,寓意吉祥美好,曾是民間婚嫁迎娶、姑娘們的最愛,被當作包袱皮,用來包裹東西,意味著“包住福氣”。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沂蒙彩印花布在藝人張明建手里得到了傳承和發揚,重新散發出奪目的光彩。[詳細]
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俗稱“耍貨”。它起源于明朝成化年間,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詳細]
2022年3月11日至14日,歷時4天的“2021‘書圣故里?中國臨沂’中國書法臨書大會”評審工作在山東省臨沂市圓滿結束。[詳細]
2月1日,大年初一下午,在莒南縣十字路街道蘭花墩村,一場春節匯演聚攏起全村的人氣。十幾名莊戶劇團成員身著紅色碎花夾襖,手執粉色花邊折扇,伴著音樂踏起舞步。[詳細]
12月29日上午,臨沂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臨沂市文化中心召開,來自臨沂大學、臨沂各縣區的60余位文藝評論家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由臨沂市文聯一級調研員張洪學主持。[詳細]
11月28日至12月12日,山東省“尋找美術符號 助力鄉村振興”活動首屆成果展在山東省臨沂市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組委會、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主辦,臨沂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臨沂市美術家協會、臨沂市美術館承辦。[詳細]
符號,是人們共同約定用來特指一定對象的標志物,它既是一種象征,也是一種載體,它承載著交流各方發出的信息。美術符號則是一種以圖繪的外在形式作為載體的文化象征,承載著獨特的美的信息,它以具象性與抽象性和普遍性相結合的特點,在當代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傳播與交流功能。[詳細]
為深入開展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試點工作,以美術力量打通文藝工作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助力鄉村文化振興,11月28日,山東省“尋找美術符號 助力鄉村振興”首屆成果展在山東臨沂開幕。[詳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中華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9月15日下午,“傳承的力量——我們的節日?中秋節”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與臨沂文聯聯合舉行文藝系統迎中秋聯誼活動,部分文藝工作者和企業界代表歡聚一堂,共慶佳節,共敘友情、共謀發展。[詳細]
9月10日,臨沂市文聯專題召開“修身守正 立心鑄魂”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座談會,對全市文藝領域職業道德建設和行風建設作出部署。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一級調研員劉思通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文聯一級調研員張洪學主持會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