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省文聯網絡新媒體中心 2023-02-03 09:19:59
八方鼓琴響,萬人聽書忙。2月2日,“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2023年胡集書會暨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歡笑”走進山東惠民專場演出在濱州市惠民縣胡集鎮舉行。有著800年歷史的中國胡集書會,在吹、拉、彈、唱聲中“開說”,四方藝人、八方看客匯聚胡集,再現當年書會盛況。
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黃群,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雍和,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程守田,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何思清,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姜慧,濱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俊昀,濱州市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杜玉杰,惠民縣委書記王瑋,惠民縣委副書記、縣長許健等領導同志出席。
專場演出前,黃群、程守田、何思清、馬俊昀、王瑋、本土曲藝藝人代表白曰華共同啟動2023年胡集書會。黃群代表中國曲協向惠民縣頒授“中國曲藝之鄉”牌匾。何思清、馬俊昀、王瑋致辭,杜玉杰主持。
何思清在致辭中表示,胡集書會是研究中國民間曲藝發展的一個窗口,對交流發展曲藝藝術、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參與沿黃河文化廊道建設,充分挖掘胡集書會和黃河流域燦爛文化,圍繞增強新時代胡集書會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創新書會傳承理念,探索書會發展新模式,借用“云”手段,促進新時代胡集書會的繁榮與發展。省文聯將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和文藝志愿服務等平臺,在作品創作、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扶持,與市縣鎮各級共同努力,趕好黃河流域孫子故里“曲藝大集”,使新時代的書會更適合時代的需求,融入到群眾日常生活,讓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煥發活力,為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河故事”新說唱,曲藝古韻煥新生。2023年胡集書會首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在胡集鎮設主會場及10個曲藝小書場進行線下演出,同時,繼續在線上進行4場成人類及少兒類優秀曲藝作品網絡展播。還創新增設“趕黃河大集”暨“山東手造 惠民名品”展銷會、“聽曲藝 趕大集 話文明”集中性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卯兔迎春鬧元宵 曲藝同心逛書會”活動、“我眼中的胡集書會”攝影活動等。
在主會場,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歡笑”走進山東惠民專場演出火熱開演。種玉杰、陳寒柏、王敏、王文水、張春豐、王超、陰軍、楊珀等曲藝名家輪番登臺獻藝,表演了京韻大鼓《丑末寅初》、相聲《送你一支歌》、快板《串燒》、二人轉《轉美人生》、山東快書《武松打虎》、山東琴書《反正話》等。演出節目風格迥異、亮點紛呈,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熱潮,歡聲笑語在冬日的胡集鎮上久久回蕩,熱鬧喜慶的氣氛讓年味兒更濃、更熱烈。在其他曲藝小書場,山東花鼓、燕山大板、西河大鼓、毛竹板、快板書、相聲、評書……眾多曲種你方唱罷我登場。南腔北調,說古論今,現場觀眾10萬余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藝術家們以優美動人的唱腔、細膩入微的表演、韻味濃郁的風格,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中華曲藝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本屆書會自2月2日持續至2月5日,參演節目由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河南、廣東等20余個省市自治區的42家文化單位推薦選出,共計158個優秀曲藝作品,涵蓋山東快書、河南墜子、燕山大板、竹板三弦、數來寶、單弦、小品、呱嘴等各具特色的22個曲種,參演藝人300余人。其中,107個優秀曲藝節目參加主會場展演和小書場曲藝節目展演活動,51個優秀曲藝節目進行線上展演。展演節目題材均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歌頌先進典型、傳承紅色文化、展現中國精神、彰顯偉大成就等內容為主題,薈聚了廣大曲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曲藝創作成果,全方位展現出新時代曲藝文化的精神氣象。
本次活動由中國曲藝家協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山東省曲藝家協會、濱州市委宣傳部、濱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濱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惠民縣委、惠民縣人民政府承辦,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宣部“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和省委宣傳部“黃河大集”春節季惠民文化活動的具體舉措,為山東省文聯以“趕黃河大集,品美好生活”為主題的“黃河大集”系列惠民活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